“創科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在香港有了全新詮釋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06月24日    版次:P23

譚梓童與余雪桃向記者展示盲人回憶攝錄機

來自鳳溪第一中學的孫聖汶同學

孫同學為體驗孩童調試設備

文 ︱ 本刊記者 納婕謐

凡事要從娃娃抓起,這是民間的樸素共識,而在眾多需要從娃娃抓起的事情中,教育又是當之無愧排頭一號的。但如今提起教育,早不再是語數外、史地生的唯分數高年代了,現在,編程、創科比賽也要上桌。這不,6月9日記者去實地探訪了由香港創新基金主辦的第三屆香港創科展,參觀了由120對香港本地及國際中小學生隊伍們帶來的創意科技作品。可最後記者發現,創科展上,最重要也最動人心弦的不是那些創科作品,而是那群可愛又有創造力的孩子們......

VR治癒之旅:中學生創“心流”抗壓

我去的第一個展位展品叫做“心流”,是一個基於VR(虛擬實境)的應用軟件,由鳳溪第一中學的四名中五學生完成,分別是黃晞童、孫聖汶、王咨芯和李靜儀。使用者戴上設備後可以沉浸式的體驗多種風景,如在美麗的虛擬郊外散步,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遠離喧鬧的城市,放鬆身心;亦可在融合音樂與藝術的畫廊中漫步;更可在輕柔的古典音樂下,欣賞藝術畫作,感受靜謐。

多麼美好又有愛的作品!但記者也很疑惑灑脫快活的青春期孩子們怎麼會想到做這麼一個治癒人心的溫情項目?孫聖汶跟記者介紹到,“如今青少年壓力越來越大,既要面對考試,有時家庭內部也比較緊張,而這或許是香港自殺率持續上升的原因之一,我們想要幫助改善。回想起自己壓力大的時候,會萌生出去外面走走看的念頭,可最終卻總因天氣原因,或者一些地方並不是想去就能去而不能成行。所以我們想到干脆設計一個可以打破現實限制的空間,於是有了這個作品。在設計上,為了讓不同的人得到放鬆,我們準備了多種多樣的休閒場景。喜歡文藝的人可以通過應用去看畫廊,聽音樂。如果鍾情科幻,則有太空艙的畫面提供。”

記者看着他們設計的畫面,輕盈而成熟,不禁發問,“這是你們自己親自寫代碼、做渲染而完成的產品,還是只是提出構想後交由專業的公司完成?”孫同學微笑着自信地說:“這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獨立完成的!一開始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確實有一點挑戰,但並不難以入手。非常高興在比賽之前學校就曾開設過一些建模課程,教我們怎麼一步一步把三維模型做出來。正因有了先前的這些經驗,我們決定‘試一試’的心才更加強烈。”

而這作品也並不會止於參賽,“雖然很多設計還涉及到代碼的問題,但我們會一直學習。更計劃未來將這個以遊戲作為媒介給大家使用,讓它真正造福大眾。”孫同學說。談及未來的理想,他坦言自己一開始對於專業方面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可接觸了這個項目後,他開始有了方向,想繼續嘗試相關領域,還計劃未來去理工大學或者科技大學修讀人工智能或計算機專業。

為盲人留住美好瞬間:四女生創回憶攝錄機

還沒從剛才那麼暖心的創作故事中回過神,記者就又被一個叫做盲人回憶攝錄機的展品吸引了注意力。該作品由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的四位中四女生完成,分別是林曉雪、李慧瑩、余雪桃和譚梓彤完成。經過她們的演示後,我明白了這台攝錄機的工作原理,也在了解的過程中發出了一次又一次“哇喔”的驚嘆。

她們這樣介紹該作品:作品針對失明人士設計,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重要時刻,可以使用“盲人相機”,去錄下音頻和攝取影像。隨後,他們可以在家中使用“盲人相片打印機”,打印出凹凸的“3D相片”。我們將先前拍下的照片進行特殊處理,以凹凸呈現出不同觸感,為失明人士帶來觸覺上的體驗。通過“3D相片”,失明人士不僅能觸摸到當時的畫面;當把3D相片插入“盲人相機”後,更能夠聆聽當時的錄音,回憶當時的場景。因此,這個產品能夠讓失明人士成功回憶當時的情感,甚至提供多一個方式,以觸感了解當時的環境。

譚梓童同學跟記者分享了她們做這個項目的初心:經過觀察後我們發現,社會十分關注盲人出行時的不便以及怎麼買東西等問題,而市面上已經有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這部分需要。因而我們開始思考盲人更深層次的需求,最後我們找到的答案是,他們需要一個幫助他們‘回憶’的東西。在我們訪問盲人時,他們提到每次拍照都感覺像是在為他人服務,而不是為自己服務。因為他們看不見,所有拍照時只能假笑。於是我們決定製作一台機器,可以幫助他們紀錄美好瞬間,滿足他們在情感層面的渴求,因為回憶在人生的過程中確實佔據着很大部分,我們都是靠着過往的記憶組成我們自己。她們因為這份想助人的心,從頭開始學習起了編程、繪圖等硬技能,“在知識層面,我們一邊問相關老師,一邊自己去上網查,通過自學和提問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在設計並製作這個攝錄機時,我們也是先自己畫圖,然後打印出來建模。除此以外,我們還需學習機械相關知識,以思考如何分配各個器件的位置,如何將空間最大化利用。”譚梓童同學接着說,

理想主義的土壤

才能開出理想主義的花!

走進會場前,我帶着審視的目光,懷疑着未成年的孩子們做出來的作品是否真的成熟?而與上述同學們對話後,我對於發展科創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的認知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們在向我介紹項目時的那份侃侃而談與自信讓我明白,促進中小學學生們學習理工科知識並不是這場比賽的終極意義,激勵孩子們發現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再用愛心驅動,以創科為手段,最終實現這份動人的助人願望才是價值所在。在這其中,他們收穫到的知識或許最不為所道,培養起來的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建立起的成就感才更將讓他們受益終身。而這也讓記者想起內地“小學生發論文”的滑稽新聞,背後折射出的都是父母狹隘的“功績主義”思想。同類型的創科比賽如果放在內地,或許很容易就演變成了拼爹的遊戲,而實用主義的土壤,無法開出理想主義的花。惟願香港這群赤城可愛的孩子繼續健康成長,生活愉快,學習順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