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邦新命 古道新程

版次:P02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10月14日

《經濟導報》社長 高級記者 丁時照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

《詩經·大雅·文王》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個古老的邦國,需要接受新的時代使命,進行革故鼎新,走出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現代化,它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現代化。只有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

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別是進入新時代,現代化進程加速,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發展迅猛。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3倍、人均GDP增長89倍、人均預期壽命提高43.6歲、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66%。中國鐵路、公路裡程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等領域不斷取得重大成果,大國重器持續“上新”,打牢了現代化的物質基礎。

要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中國式現代化既造福中國人民,也謀求人類共同進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當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發展鴻溝不斷拉大,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冷戰思維陰魂不散,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此時,急需新的共識破解當今時代難題,順應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

中國首次向全世界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全人類共同價值貫通個人、國家、世界多個層面,蘊含著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和價值實現的共通點。超越了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差異,是從文明高度和價值觀層面對世界發展的新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中國式現代化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今天,“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也是對中華民族舊邦新命,古道新程的生動詮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近期,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演繹的作品頻頻出圈,從英歌舞到《詠春》,從潮劇到游戲《黑神話 悟空》,東方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異彩。這說明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文明再造”和“禮樂更新”,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就能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尊重文明多樣性,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促進世界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和睦相處,合作共贏。

“舊邦新命,古道新程”是中國哲學史家馮友蘭提出的命題。馮友蘭認為,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一個國家或民族需要在保持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接受新的時代使命和發展道路,以實現自我更新和發展。“舊邦新命,古道新程”表達了一個國家或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需要保持文化傳承和連續性的同時,也需要接受新的時代使命和發展道路,並在保持傳統經驗和智慧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和創新。

舊邦也好,古道也罷,此理具有通識性。不管你是個人,還是企業,或者是民族,亦或國家,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現代,才是活的傳統,才是有源的現代,才是根本的國際化。

(相關內容見本期【特別專題】:緣何火出圈,看東方文化的魅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