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詠春》中的香雲紗

版次:P86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01月01日

陽東霖 ● 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服裝設計師 ● 舞劇《詠春》服裝設計師

文 ︱ 本刊記者 趙芃程

“凌晨三點,在順德倫教的一條小河邊上已經有不少人在勞作了。他們手上拿着巨大的毛筆蘸上河泥刷到對應的布匹上。整條布匹長18米左右,均勻塗完後,眾人齊力將這些布匹對折再抬到旁邊的空地上封存。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幅場景:河邊有一片低矮的房子,旁邊有一片廣闊的草地,人們身後掛着星星點點的老式燈泡……彷彿一幕融於天地之間的大劇場”

與自然、與人息息相關

作為深圳本土品牌德璽見萩(以下簡稱“見萩”)的創始人以及《詠春》的香雲紗顧問邢莉莉,她回憶起第一次看到香雲紗的製作過程時談道“當你身處於如此‘原始’、‘生態’、‘天然’的手工藝製作現場,心裏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感動。”

正如詩人馮雨田在《佛山竹枝詞》中一句“你莫不知郎力苦,圍裙搖曳響雲紗。”這項流傳了1700多年的面料不僅需要歷經14道工藝、36道工序、全程手工完成,更是對染料來源之一的薯莨的生長年份、日照長度都有着嚴苛的要求。

“香雲紗的製作與自然息息相關,與草木、泥土、陽光、河水,以及人息息相關,生產過程生態環保,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有能量的面料。”邢莉莉介紹道。“拿塗泥這道工序舉例,為什麼非得凌晨做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見到太陽,太陽的照射會讓香雲紗的顏色變的斑駁。”在無數工匠的精雕細琢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這匹香雲紗早已深深烙印下文化、歷史、精神的符號。

這一穿越千年時光而來的優美織物來到了2022年年末,深圳原創舞劇《詠春》的舞台之上。

大幕拉開,飾演葉問的演員一身“玄黑”長袍站在聚光燈下,衣物隨着光線的流轉變幻出似紫又透綠的光澤。在一招一式的武打動作間,出拳的破空聲和香雲紗隨風發出的沙沙響聲展現出了新的生命色彩。

中國的絲綢文化舉世聞名,香雲紗是絲綢中最珍貴的面料之一。邢莉莉表示,這次《詠春》舞劇講的是葉問,我們中國的英雄故事,打的是正宗的中國功夫,身上穿的自然得是我們中國的面料、中國的款式。

“柔”中有“韌”,傳遞武學精神

要知道,舞劇《詠春》的故事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時空,服裝的視覺呈現上如何才能做到既符合設定又能統一風格?

新銳服裝設計師、舞劇《詠春》服裝設計陽東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在設計過程中主要有兩點需要考量。“故事中的時代背景是50年代的香港,那是一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我們翻越了大量的50年代的香港攝影作品,我們發現當時的人們既有穿中式的長褂,也有的穿着西式的馬甲,所以我們在《詠春》的服裝設計中,最先需要考慮的就是要表現這種文化貫穿。”

其次是顏色,前文提到的演員葉問身穿的玄黑色香雲紗便蘊藏深意。“在設計葉問、以及各大武術門派的掌門、弟子時,我們用的都是黑色的香雲紗,因為黑色最具有力量、也是最包容的一個顏色。但是,我們添加了一個細節,你會發現演員們在舞台上穿的黑色香雲紗會展現出‘五彩斑斕的黑’,一是由於燈光的效果,其次就是因為我們根據不同衣服設計了不同的紋樣。”

為什麼香雲紗在舞劇《詠春》中的表現如此契合呢?在前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葉問是佛山人,而香雲紗正是屬於佛山順德的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因此葉問在那時經常身穿香雲紗製成的衣物。舞劇中選用香雲紗製作服裝,如此一來,更加還原人物形象。

另外,陽東霖補充道,香雲紗面料的特質和詠春的武學內涵如出一轍。“在舞台上,你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香雲紗呈現出來的效果和普通的棉、麻、毛、絲是不一樣的,雖然柔軟,但是由於經過了特殊工藝導致面料產生了一定的韌性。有柔有韌這一點,我認為和詠春拳剛柔並濟的特點是一致的。”

“香雲紗成了我們之間的緣分和連結”

邢莉莉告訴記者,香雲紗是劇中承載人物感情的線索亦是德璽見萩與《詠春》主創團隊間的情感連結。

2022年8月,《詠春》主創團隊來到位於深圳南山區的見萩公司采風。一番了解後,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邢莉莉說道,“這段緣分源自我們對傳統文化傳承、表達上的共情,通過舞劇讓更多人去了解香雲紗,去了解這背後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廳中陳列的、香雲紗工人在曬莨工序時佩戴的鬥笠,也被融入該劇的服裝中,成為一個充滿溫度的符號。

舞劇《詠春》的總編導韓真當即便留下了真言:“鋪出去的香雲紗,像遊子遠走的大路。攏起,收在懷裏,卻滿是思念的皺痕。”

邢莉莉回憶舞劇中的一處劇情,當葉問的妻子張永成回到佛山後生活時,導演在此處選擇了她曬莨的一個日常片段用舞台化的形式去表現,這個片段的靈感來源就是佛山曬莨廠的工人們。

該片段中的女子群舞穿的是“紅雲紗”,在質感上不僅保持了流動的光澤和紋理,也能呈現演員一招一式中“舞與武”的張力。輕盈颯爽的質感、溫柔而不跳脫的紅色,與演員的舞姿共同塑造出如大地一般的女性角色。同時,在情感上表達出了永成當時的思念、期盼以及對故土的一種情感紐帶。

以小見大,是他們的精益求精、對鑄造《詠春》的誠摯之心讓這群有溫度、有熱情的創作者們走到了一起。

陽東霖談道,“劇中有一群生活在香港的‘七十二家房客’,他們充滿了煙火氣,有賣鹹魚的、有殺豬的、有包租婆、有理髮師……形成了那個年代香港的眾生相。這20多個角色中,每個人的衣服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按照他們各自的角色設定進行定製設計,這在傳統舞劇中也是不多見的。”

“這次的‘七十二家房客’,代表了生活在這個城市裏為自己夢想而打拼的人們。這也是《詠春》這部劇要講述的,不一定站在光裏的那一個才是英雄,致敬每一個平凡人。”

正如陽東霖所言,無論台前還是台後,是聚光燈下的英雄葉問,還是凌晨三點河邊塗泥的工人,是背後所有為夢想打拼的人們讓這場嶺南文化盛宴在舞台上綻放。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