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的中華武術智慧

——專訪葉問詠春第三代傳人、《詠春》舞劇武術顧問董崇華

版次:P84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01月01日

文 ︱ 本刊首席記者 梁帆

深圳市重點打造的精品舞劇《詠春》載譽“歸鄉”,用現代舞劇形式,展現“詠春拳+香雲紗”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大灣區電影的時代記憶……劇中滿滿的嶺南元素,既是廣東建設文化強省的自信,也向世界詮釋了新時代的東方之美,與中華英雄之氣。短短一年之內,《詠春》已經走遍祖國大江南北,以破竹之勢迎來口碑與票房雙豐收,提前鎖定“年度必看舞劇”一席;還在新加坡完成了藝術出海首秀,化身為國際交流的橋樑。2024年1月4日,《詠春》即將在東方之珠——香港,迎來首場演出。對此,香港經濟導報記者親自到訪“中國武術之城”、詠春故鄉——佛山,專訪了葉問詠春第三代傳人、《詠春》舞劇武術顧問董崇華,挖掘其背後的故事。以下是專訪全文:

記者:您認為詠春拳中最具代表性的招式是什麼?其中體現出詠春的什麼哲學理念?

董崇華:耕、攔、攤、膀是詠春拳法的四精要,“耕”有擊打,“攔”有攔栽。以上,都是詠春中如何化解進攻攻防一體的招式,並且詠春通過其他招式組合,例如一些腳法,還有很多跟手、捆手、手沖拳、連環拳等,形成了詠春的獨特打法,具有連敲帶打、攻守同心和剛柔並濟的特點。

記者:您作為《詠春》舞劇的導師,他們在您這學習了多久?

董崇華:他們從深圳過來居住一段時間進行學習,之後回到深圳,我也會不定期的到深圳教導他們,整個教學持續了一年左右。

記者:您是否看過他們的舞劇?您對其整體評價如何?

董崇華: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可以說是非常震撼,因為這與我們平時的訓練方式不同。在練習時,由於沒有音響、燈光和舞台的配合,不會有這麼強的張力。而在舞台上展示,人物刻畫、服化道、音樂、節奏把控等各種因素加持詠春,效果十分突出。令我印像最深刻的地方在於最後有一段集體打拳,並朗誦了詠春祖訓,可謂振奮人心。

記者:我也在現場觀摩過一次,舞劇中有幾場實戰的對打橋段,您認為這些橋段是否有成功真實地還原出詠春的實戰狀態?

董崇華:作為舞劇,當然會加入一些舞蹈方面比較優美的元素,除此之外,整部劇還是盡量通過詠春拳來展現。我認為可以很大程度地讓觀眾感受到詠春實戰招式的真實攻防應用。大家可以注意到,他們在實戰中並未卡頓或者暫停,就此便需要事先安排練習並且非常熟悉,且他們打拳的速度並不慢,已經非常好地展現出真正詠春實戰的樣貌。對打非常迅捷凌厲,每招需要在很快的時間內完成幾個動作,如果差零點幾秒,可能就會誤傷對手,尤其在棍法對打時更需要非常認真。所以,初期在我這裏學習的時候,演員們經常在練習時“青一塊紫一塊”,對手接招或對打時,如果力度控制不好,便很容易傷到自己和對方。

記者:您談到武術與舞蹈的融合。這種融合模式對您的教學是否帶來挑戰?

董崇華:它本身是舞劇,如果是純武術,那肯定沒有如此強的舞台表現張力。然而,太舞劇化,又不能很好地還原詠春拳。為了解決武術和舞蹈的平衡問題,在編排時,我與導演組進行了很多溝通,並將想法展示給他們。幸好的是,因為我之前也做過這方面的指導,具備一些經驗,能夠大概知道那個平衡點在哪裏。所以最後也能夠看到,整部《詠春》舞劇展示出來的效果非常好,既有舞蹈之美,又有詠春功夫。

記者:您提到詠春祖訓,您能否解釋一下其中傳達出了什麼樣的品質?

董崇華:以德服人。要有武德,武術學來不是以暴力解決問題,仗勢欺人。在和平年代,我們用來強身健體;在戰爭年代,我們用來保家衛國。

記者:您提到以德服人,我在《詠春》舞劇中也看到,葉問總是在命中要害、擊潰敵人前收手,有點到為止的感覺,這是否是您提到的“以德服人”的體現?

董崇華:對,這便是中華武術中所提到的“武德”,即點到為止,不隨意傷人。詠春的訓練方式叫做留力不留手,即在互相練習或師兄弟之間交流對練時,快打到時,可以停住或者卸掉力量。大部分時候做到留力不留手,我們將手法打出去,力量會留住,收發自如。這與西方搏擊理念不同,中華武術注重以和為貴。

記者:我作為香港記者觀察到,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武術愛好者,他們同樣熱愛詠春拳。您認為詠春拳受到全世界喜愛的原因是什麼?

董崇華:我認為,首先,中華武術品種繁多,門派也非常多。在國際上,他們通常更加認可實戰,恰好詠春就擅長實戰。雖然中國武術的所有門派都有自己獨特的實戰方法,但相對而言,詠春的練習較為簡單,通過熟練掌握技巧,便能產生高效的實戰技術。

記者:您作為葉問老師詠春拳的傳承人,曾跟隨他學習有多長時間?

董崇華:有10餘年。

記者:在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你覺得他是怎麼樣一個性格的人?

董崇華:他是一個很有家國情懷的一個人。日常生活中,他給人謙謙君子之風,是很斯文的一個人,但他在武術當中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武術家的風範,靜如脫兔,動如觸蛇。

記者:您認為跟隨葉準老師,除了學習詠春拳法,還給您帶來了什麼?

董崇華:我師傅教拳時很嚴謹,私下卻和藹幽默,有時會開玩笑,樸素執着,這樣收放自如的人生哲學對我的影響很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