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3香港財經大事

版次:P18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01月01日

文 ︱ 本刊主筆 何潔霞

2023年,是香港走出疫情、全面復常的一年。封閉近3年的關口終於重開,佩戴多時的口罩亦能摘下,上學上班毋須快測,餐桌再沒隔板,人與人不再受疆界和社交距離所限,能坦露笑容,開誠相見。不過在復常路上縱有挑戰,而香港精神永不熄。展望2024年,社會經濟定能再度高飛。

No.1 香港內地全面通關 親友重聚 經濟復常

2023年1月8日開始,香港與內地終於局部通關,兩地率先開通7個口岸,包括:深圳灣、文錦渡、福田3個陸路口岸,以及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港澳客輪碼頭、中國客運碼頭4個口岸,分隔兩地多時的親友終可重聚,經濟活力逐漸恢復。

初期市民過關前須在網上預約,並須出示48小時內進行的核酸檢測並陰性結果。及至2月6日才開放所有口岸全面通關,並取消核酸檢測要求和人數限制,兩地交往回復正常。

港人除了可以北上探親之外,不少內地遊客亦為香港經濟帶來曙光。不過事情兩面看,一通關後,劣質平價團的問題隨即捲土重來,旅客需要立食兩餸飯、杯麵,亦走入紅磡、土瓜灣等地區,令區內居民受滋擾。旅遊業監管局與業界制定改善措施,包括餐廳實行內地旅行團預約制、用膳時間最少30分鐘等,以改善情況。

另一方面,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愈來愈熾熱,10月的重陽節長假期,入境處兩日內錄得超過88萬港人出境,其中超過80萬人次經海陸兩路出境。通關之後,“北上南下”持續出現逆差,即是港人北上的人數,較內地客南下的多。以11月25日的周六為例,至少有30萬港人北上,12.8萬內地人南下,逆差相差17萬人次。

港人北上消費,直接影響香港餐飲及零售市道。除了消費模式之外,香港醫療體制亦與內地愈走愈近。香港醫護人手長期緊張,近年移民潮令到更多醫護專業人員離開香港。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批70名內地護士於2023年4月抵港。有內地護士表示懂廣東話,與病人溝通及看病歷均沒有困難。

No.2 港股2023年令人失望

2023年的港股市場又是令投資者感到失望的一年,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稱,恒指去年以來基本上呈現出年頭快速衝高,而大部分時間反覆向下尋底走勢。“環球股市2023年普遍錄得升幅,惟獨中港股市表現失色,港股2024年能絕處逢生”。

回願2023年港股市場,跑輸美股和A股,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較弱原因,主要反映住市場受到外憂內患的影響。外圍方面,美聯儲局延續去年以來的加息周期,去年累計加息四次,緊縮環球資金的流動性。而另一方面,內地在今年經濟復甦之中表現出一定波動性,加上內房行業持續低迷,亦導致投資者對投資市場表現出更為審慎的情緒。

對於2024年港股走勢,相信外圍息率環境及內地經濟表現將會是兩大關鍵因素。在外圍方面,隨着通脹的緩步回落,美債息跟隨回落將會成為主線。但另一方面,美聯儲局未來繼續縮表操作對美債息回落的過程亦會產生較大影響,並延緩了美債息下跌的速度,所以相信美債息出現緩步向下的機會較大。同時,今年美國大選,亦成為港股走勢一個重要的外圍因素。回顧過去若在美國大選年,港股有較大的概率在下半年走出升市行情,當中唯一一次例外是發生在2008年,當年環球市場出現金融危機。

No.3 去年樓市寒冬今年或現曙光

2023年香港樓市整體走勢向下,樓價按年錄跌幅,二手市道更靜淡。不過,早前美國“放鴿”暗示今年起或調頭減息,利好因素漸浮現,中原地產料今年樓價有望回升5%。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2023年樓市起局不錯,受惠政府放寬所有防疫措施及通關,社會及經濟邁步復常;樓市第一季“小陽春”帶動下,樓價亦隨之攀升。惟今年美國聯儲局8次議息當中,加息4次,息口上揚增加供樓人士負擔,亦令部份資金轉向定期存款,現時香港存款總額達約15萬億港元,影響買家入市意欲。

再加上於新盤減價戰下,二手交投受壓,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全年先升後回,整年錄約5%跌幅,樓價下行期間,買家觀望氣氛濃厚,入市意欲低,即使政府於10月底施政報告中減辣亦對整體樓市沒起太大刺激作用,下半年股市明顯回調,令樓市亦欠缺起色。

展望今年樓市,隨着去年尾美國最新一次議息宣布加息期結束,並表示今年減息三次共0.75厘,相信可為本港樓市注入一支強心針,息口一向是左右買家入市其中一個重大因素,現時息口確定見頂,買家入市動力相應提升,部份更會希望把握樓價低位偷步入市。

陳永傑指出,今年農曆新年前後是樓市傳統旺季,加上利好消息刺激下,預期樓市第一季即迎來成交量“小陽春”,相信早前累積的購買力及猶豫不決的準買家會加快落實置業決定。

另外,他指出,政府搶人才計劃及重啟投資移民會為樓市添活力。政府近年以搶人才為目標,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積極招攬外地人才,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優化原有的人才入境計劃,去年截至11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20萬宗申請,獲批來港人士當中已有逾8.1萬人來港工作及定居,再配合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先免後徵”的優惠,相信可持續為樓市注入新動力,以及政府剛宣布重啟投資移民計劃,投資移民人士來港後具居住需要,相信計劃可為樓市注入新資金及入市動力。

陳永傑預計政府面對今年首季仍未復甦的樓市,加上銀主盤量及負資產數量高企,有機會於今年初或2月底財政預算案中提出進一步減辣甚至全面撤辣,以免出現金融危機。屆時息口因素憂慮消散,加上減辣措施,預期將帶動今年首季成交量增加,量變質變,有機會帶動樓價亦會從谷底反彈5%。他預料2024年一手成交量可達15,000宗。二手方面,受惠息口因素及剛性需求持續高企下,部份買家或會於樓價低位偷步入市,料二手成交可達40,000宗。

No.4 政府推連串活動搞旺夜經濟

越來越多港人喜歡北上深圳消費,香港本地晚市淡靜,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大推香港夜市、夜經濟。香港政府啟動“香港夜繽紛”活動,橫跨萬聖節、聖誕節、新年至2024年初。由廟街夜市美食、旅發局餐飲消費券、維園工展會到2024年宵市場。

No.5 港車北上實施半年近9萬宗預約出行

粵、港政府於2023年7月起開放“港車北上”,容許獲批准的香港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港車北上”去年6月接受申請,截至11月底的半年間,已有約30,800宗申請完成兩地所有程式,符合資格出行,期間當局一共接獲89,000宗“港車北上”出行預約。

No.6 世紀暴雨令港經濟捐失大

去年9月,本港遭遇世紀豪雨。豪雨淹浸多區,在黃大仙龍翔道雨水夾雜沙泥衝擊黃大仙中心和港鐵站,全港交通癱瘓。這場大雨創下了多個紀錄,包括生效時數最長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16小時35分鐘)。天文台總部在9月7日晚上11時至午夜12時,錄得的一小時雨量為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政府形容這是“500年一遇”的大雨。

這雨災,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及山泥傾瀉,導致4人死亡、117人受傷。大量建築物包括商場、道路、地鐵站等被洪水破壞,估計香港今次的經濟損失達1億美元。

而事件除了令人關注全球暖化下的極端天氣問題外,亦令人留意到香港勞工制度上的不足。政府於9月8日凌晨5時34分宣布香港天氣狀況極端,但未宣佈停工,只呼籲僱主參考八號颱風之下的工作安排。至早上7時許,勞工處就發出“除必要人員外,不應要求僱員返回工作地點上班”的提醒。在“極端情況”仍然生效時,市面不少“打工仔”已經要上班。暴雨之中,最少兩人懷疑在上班期間遇難。

工業傷亡權益會促請政府宣布停工時只容許緊急服務人員上班,減低僱員在極端天氣下傷亡的機會。不過政府稱一刀切列明“必要人員”的工種並不切實可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則在《施政報告》提出,推出超過80億元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