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技術風控 恐致中歐關係漸行漸遠

版次:P42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3年10月16日

文 ︱ 張介嶺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10月3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份包括四項關鍵技術在內的敏感技術清單。歐盟強調,這些技術不應落入競爭對手之手。歐洲必須更加謹慎地監控這些技術,因一旦被錯誤使用,或損害歐盟安全。

歐盟舞劍意在中俄

這四項技術涵蓋先進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四大領域。據悉,歐盟委員會將在年底前與27個成員國、專家學者及私營部門代表進行風險評估,以便更清楚地了解這些技術的缺陷和副作用,從而確定進出口這些技術是否會對歐盟安全構成威脅,並計劃在明年春季提交一份高風險技術最終清單,然後,再確定需要採取哪些後續措施。

歐盟這樣做有兩大動因:一是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混亂;二是俄烏戰爭導致歐洲出現能源危機。

為此,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直言:“當我們看到存在的過度依賴風險有可能破壞至關重要的供應鏈時,我們就會採取行動,而不是等待。”他還強調,“我們需要持續監控關鍵技術,評估面臨的風險,並在必要時採取措施維護戰略利益和安全。”

據報道,歐盟確定風險領域主要基於三大標準:一是某項技術不斷發展的總體變革能力,以及可能帶來多大變化;二是用於軍事用途的潛在可能性;三是是否可能被濫用於大規模監視等侵犯人權的行為。雖然歐盟稱此舉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防範的是中俄兩國。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歐洲政策中心就中歐關係發表講話,首次提出了“去風險”概念。她指出,與中國“脫鈎”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我們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的回應也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顯然,歐盟這次選擇的敏感技術類別完全符合馮德萊恩“去風險”這一更廣泛的戰略。

所選高風險技術刀刀見血

那麼,歐盟這次為何要選擇這四個高風險技術類別呢?我們不妨逐個梳理一下裏面蘊含的玄機。

首先,先進半導體。此類別包括微電子、光電子、高頻晶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等具有雙重用途的技術,既可用於蘋果手機之類的民用目的,也可用於導彈之類的軍事目的。為什麼選中這項技術?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已經很多,此文不再贅述。

第二,人工智能技術。目前,歐盟正在討論制定全球第一部人工智能監管法,大規模使用遠距離生物識別技術是其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歐洲議會一些議員以對公民自由可能構成威脅為由呼籲禁止包括面部識別技術在內的大規模生物識別監控技術。顯然,在各類世紀謊言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歐洲,歐盟杞人憂天,同樣擔心中國政府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追蹤持不同政見者。

第三,量子計算機,包括量子計算、量子密碼學、量子通信、量子傳感和雷達等,其發展比普通計算機更快、更強大,較之傳統電腦,可以利用量子平行計算和量子糾纏特性,在較短的時間內破解傳統加密演算法,如敵方的加密通信,獲取敵方的作戰計畫和情報,從而威脅信息安全,搶佔戰略高地,具有軍事意義。

第四,生物技術。該技術包括基因改造技術、新基因組技術、基因驅動和合成生物學,這次被歐盟列入敏感技術初選名單,或因生物技術可被用來發展軍事力量,如開發生物感測器,提高對毒劑、炸藥和麻醉劑的即時探測和識別能力等等,此外,還可用來研製生物晶片、生物電腦,以及製造基因武器等。

值得關注的是,除上述四大技術領域之外,歐盟未來還將對其他六個關鍵技術領域進行風險評估,包括網絡安全、監測科技、太空科技、能源、機器人,以及製造和回收技術等,覆蓋虛擬實境、感測器、空間導航、核反應爐、氫、電池、無人機等諸多領域。

“技術是目前地緣政治競爭的核心,”歐委會副主席維拉·朱羅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歐盟希望成為一個競爭者,而不是一個競技場。要成為一個競爭者,我們就需要在對風險進行共同評估的基礎上有一個統一的歐盟立場。”看來,對中國而言,“山雨欲來風滿樓”。

歐盟內部或難彌合分歧

近幾個月來,基於馮德萊恩提出的對華“去風險”戰略,歐盟不斷推出新的措施打壓中國,先是在今年六月通過了“反經濟脅迫”新規,允許採取報復行動,如凍結進入歐盟公共市場、阻止某些產品在歐盟的行銷授權、阻止投資,等等,嚇阻他國使用經濟威脅手段向歐盟成員國施壓,其中很重要的考量就是用“有牙的老虎”反制中國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行為。

緊接著,歐盟又發布了《歐洲經濟安全戰略》,試圖通過實行更加嚴格的投資監管和出口限制,對涉及安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引入審核機制,以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削弱中國等“系統性競爭對手”的能力,增強歐洲在關鍵領域的獨立性。作為這一戰略的一部分,歐盟正在完善對外投資審查機制,並將於年底前推出。據此,歐盟將對歐盟企業在歐盟境外的投資項目進行審查,但只適用於技術洩露和安全威脅風險高的投資。

9月13日,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10月4日,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純電動載人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必須承認,在中歐經貿關係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上述高風險技術清單最終確定後,歐盟會採取哪些後續措施還不好說。從目前透露的信息看,歐盟高級官員提出了三種可能性:一是促進本土替代品;二是與志同道合的國家進行合作;三是防範經濟威脅,其中,最具不確定性的要數所謂的“防範經濟威脅”。

今年早些時候,荷蘭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向中國出口先進的微晶片技術,稱這些技術可能被用於“不良”目的。

不過,馮德萊恩力推的“去風險”戰略已在歐盟成員國之間製造了分歧,東歐國家一直對華強硬,但另一些國家,如德國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佔GDP的3%以上,在歐盟各國之中是最高的,在原材料供應方面對華依賴程度也比其他歐洲國家大,其經濟對中國的敞口遠高於其他歐洲經濟體。

也正因為如此,針對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直言,“我們的經濟模式不應基於或依賴保護主義,而應基於產品的吸引力。”有理由相信,嚴苛的出口管制和對外投資審查將遭到歐盟某些成員國的抵制。畢竟,對一些歐盟成員國來說,歐盟針對中國的共同行動可能會與本國的利益背道而馳,失去進入回報豐厚的中國市場的機會。

儘管如此,我們不能對歐盟的政策動向掉以輕心。開放的市場和低關稅一度被西方視為傳播自由民主的序曲,值得警惕的是,如今歐洲一些人卻在不斷鼓吹要“終結天真的時代”,加速對華“去風險化”。只是歐盟能做到在減少對華經濟依賴的同時,又保持與北京重要的經濟聯繫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