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兩岸團客旅遊何必“欲迎還拒”

版次:P40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3年10月16日

文 ︱ 潘錫堂 台灣輔仁大學兩岸關係學暨國際關係學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大陸國台辦於5月19日宣布恢復台灣團客赴陸旅遊,陸委會於8月24日宣布恢復兩岸旅遊循序漸進開放計劃,先行開放台灣團赴陸,陸客團來台初期每日限額2千人,當時表示以一個月為準備期,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日前已屆滿一個月,陸方並未就開放大陸團客來台旅遊做出明確回應,因此陸委會也沒有在準備期屆滿後,宣布恢復台灣團客赴大陸旅遊。然而,非常失望的台灣旅遊業者認為,儘管“兩岸互相開放團客”卡關,既然大陸已恢復台灣團客,而陸委會也強調,“台方已切實做好了準備”,則蔡當局只要宣布開放即可,不必一定要等大陸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陸委會8月24日提出的開放規劃,加上了不少但書,其中當然有政治考量。弦外之音體現出,“台灣既然往前走了一步,大陸也要跟着向前走”,於是把球丟給了大陸,看大陸接不接球。陸委會的盤算是,若大陸不接球,即可批評其沒有誠意。然而,對大陸而言,大陸並未對台灣旅行團設下禁令,蔡當局把台灣民眾赴大陸團隊遊與大陸民眾赴台團隊遊掛鉤,以“對等”為由,試圖為禁止台灣民眾赴大陸團隊遊“甩鍋”卸責。而國台辦對陸委會的回批,是在陸委會發布規劃後的隔天下午,體現出是經過慎重考量後,可視為陸方對該項規劃的定性與評估,也無怪乎,陸方宣布三批境外旅遊名單,都沒有把台灣納入。

再進一步言,如今“準備期”已經屆滿,兩岸旅遊只能繼續“準備”。台方旅遊業者則透露,陸委會的設限和但書是宣布前兩天才制定,台交通部門和觀光署在規劃時根本沒有但書及“視陸方反應才確定開放日期”等內容,更加凸顯民進黨當局所謂的“開放規劃”,實則是欲迎還拒的“帶刺的橄欖枝”。尤其,民進黨當局抵拒兩岸交流的心態,處處流露可見,只有滿口的兩岸交流經,實則寸土不讓。

其實,問題癥結在於,民進黨當局將兩岸開放措施視為重要政治籌碼。諸如蔡當局一再表示,在疫情後希望恢復兩岸旅客有序交流,但苦於無法和大陸對等復談,還說大陸赴台團客、自由行都未開放。台方交通部門負責人王國材即表示,如果只單向開放台方團客赴陸,對島內旅遊業、餐飲業並不公平。這其實是台方的託詞,蔡當局在開放與善意表達上,有着極濃厚的政治盤算。試觀從去年底小三通開放過程,即可看到蔡當局“擠牙膏”式的兩岸對策,若非金門民間力促,甚至該地民意代表直接赴陸談判,民進黨當局只會一擋再擋,最後不得已才逐步由試辦、復航、中轉到5月間大陸配偶親屬入台探親,包括兩岸直航航點的恢復,通常都是陸方先行、台方才跟進。再看馬英九安排陸生訪台的折騰,即可見蔡當局在兩岸交流上的口惠而實不至。

尤有進者,民進黨當局的不作為,關鍵當然有2024選舉的考量。但民進黨若想勝選繼續執政,賴清德應該展現確保台海和平的能力,必須透過具體政策力促兩岸降溫。事實上,促進兩岸民間交流絕對是避免戰爭最有效的護欄,民進黨當局改變不了“反中”思維,處處以“防中”“抗中”思考,即無法證明賴清德勝選能為兩岸解套,而這解套方案其實必須由蔡當局代為鋪陳。但“擠牙膏式善意”無助於穩定兩岸大局,必須以更多更大的善意,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減少雙方對立隔閡的誤判。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