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上流共創明Teen

——專訪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青年及感化服務)陳麗珠

版次:P22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3年10月16日

陳麗珠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 (青年及感化服務)

文 ︱ 本刊記者 沈雨青

香港作為發達經濟體,其資本主義發展良久,社會也不斷湧現新的財富神話。

但發展愈久,矛盾也愈深。時至今日,階級固化、在職貧窮(working poor)等社會深層問題讓香港不斷上演基層悲歌(詳情見本專題文章首篇),而記者將這一切罪魁,歸咎於“涓滴效應”。

如何解決“跨代貧窮”?

“望得遠,才能行得遠,很多基層家庭孩子不是不聰穎,只是欠缺擴闊眼界的機會而已。”

——政務司司長 陳國基

讓青年擁有上流機會,是解決跨代貧窮的不二法門,而決定青年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家庭環境及教育背景為青年帶來的眼界,還有獲取資訊差的能力。

還好,特區政府有這麼一個項目,集合政、商、民的力量為基層家庭出身的孩子補上眼界、技巧以及心理上的差距,構築他們的人際關係網絡,並為他們探索世界提供底氣。

借用陳國基的話,就是“他們(基層家庭孩子)沒坐過飛機,我們(政府)就帶他們坐飛機;他們沒去過內地,我們就帶他們去內地。”

這個項目,名叫“共創明‘Teen’計劃”,即將完成第一期,學員是來自弱勢社群家庭(尤其是居住在“劏房”)的中一至中三學生。

計劃包含3個元素,一是師友配對(每位學員配對1名義務友師,與學員分享人生經驗),二是個人發展規劃(由友師啓發學員探索更多個人發展的可能性, 訂立行動計劃);三是財政支援(共1萬元,每位學員會先獲發5,000元的啓動資金;成功完成計劃後另發5,000元的獎學金。)

讓基層學生“看到、接觸到”

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在訂立之初,港府只打算招收2000名學員,最後名額增至2800名,足足多出四成,這背後,是出於港府“不想讓青年人感到失望”所作出的努力。

“共創明‘Teen’計劃”統籌人之一,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青年及感化服務)陳麗珠告訴記者,該計劃從訂立(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到要“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到宣布出台(當年八月),只是數月時間,經過了一系列緊張籌備,最後讓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全數入選,不再設有篩選條件,既是不想讓這些出身基層的孩子失望,也是真心希望計劃能幫助更多學員。

“(讓他們)看到、接觸到”則是陳麗珠在採訪過程中頻繁提到的關鍵詞。據理解,“共創明‘Teen’計劃”為學員提供關於人生規劃、能力提升及理財規劃的基礎訓練,亦涵蓋友師互動、團體活動、興趣培養等內容,“在我們接觸的學員中,有些因為家庭環境關係,甚至連跨區活動也很少,香港很多地方他都沒有去過、沒有看過。”所以在計劃中,由社會各界提供的團體活動成為了上述內容中,相當大的一個組成部分。

“譬如國泰航空安排學員參觀國泰城,或者安排他們在香港上空‘遊機河’,過程中都給學員會帶出不同的信息。行程會介紹行業的發展,如航空公司的工作不只有飛機師和空中小姐這麼簡單,還包括物流、客運、甚至餐飲、維修等等部門共同合作。這些不同的經驗會讓學員窺見整個行業的全貌,讓他們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未來選科、職業的方向。”簡言之,在這項計劃中,港府不僅旨在為這些出身基層的孩子提升基礎能力,更重要的是開拓他們的眼界、思維方式,甚至社交網絡。

期望學員在個人發展

訂立正向思維方面進步

“你們最大的‘寶’就是你們的友師。你們能夠學到多少,在於你們發問多少。”陳國基曾經在出席活動時對學員說過,“你們的父母可能工作繁忙,未必有太多時間和你們討論未來、讀書、工作和香港需要甚麼,我希望你們多向友師發問,學習更多。”

陳國基的話,引入了這個計劃最重要,也是最珍貴的一個組成部分:友師。

在該計劃中,每位學員都會獲得一名友師“一對一”的幫扶,而這些友師須至少21歲,且要安排學員切實看到香港職場現狀,學習職場工作技能。

談及計劃成效時,陳麗珠期望“不少於七成的學員會認為自己在參加計劃後在個人發展、訂立正向思維方面取得進步"。她相信該計劃可以幫助香港改善“跨代貧窮”問題,推動基層青年向上流動。她說:“當他們看到世界上有更多可能性,看到真正有機會改變的時候,他們亦會投入100%的精力,去改變自己。”

陳麗珠告訴記者,“這些基層家庭父母的教育水平或許不算高,又經常忙於生計,令子女參加課外活動或其他社會體驗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最初與學員見面的時候,發現他們的溝通技巧,或者社交能力,都比較弱,自信心亦較低,未必會主動和他人接觸,有時更會顯得害羞和沉默寡言。”

但是通過與友師的交往,以及參加過不同的團體活動和訓練後,學員都成長不少,不但增強自信心,亦會主動發問,“有學員出席活動時甚至會主動向司長(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索取名片,說會寫電郵給他分享生活點滴,可見學員改變不少。”

最後,陳麗珠談及計劃未來的發展方向時,提到會為完成第一期計劃的學員成立“校友會”,希望延續他們的發展成果和社交網絡,更期望他們未來可成為計劃下的友師,扶持師弟、師妹,貫徹薪火相傳的精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