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窮,代代窮? 那些“輸在起跑線”的香港“貧童”

版次:P21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3年10月16日

“香港貧困家庭” (圖源:香港大公報)

文 ︱ 本刊記者 汪彥希

2022年8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宣布,將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幫助弱勢基層初中學生,扶持他們的生活、學習及個人發展,讓他們開闊眼界,建立正向人生觀和人生目標

窮,對於所有人都是一個殘忍的字眼,但有富人就必有窮人,“窮”足矣壓垮一個多子女家庭、亦能翻覆一個患病家庭,對於一個不幸的家庭來說,“體面地活着”成為了他們窮極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那麽,孩子呢?孩子的孩子呢?真的一代窮就代代窮嗎?跨代貧窮在香港早已根深蒂固,好在政府在2022年“出手”推出了“共創明Teen計劃”讓一些“貧童”有機會擺脫貧窮。

窮孩子、富孩子,誰之過?

2013年,香港導演黃肇邦推出一部關於講香港貧富差距的紀錄片《子非魚》,以孩童視角看世界的參差。筆者認為,最明顯的不是傳統意義的錢多錢少的差距,而是不同家長自身的“窮富思維”,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窮孩子的悲哀。

九龍的窮孩子余偉豪上的是給窮人開的鮮魚行學校,“白富美”Tiffany上的是國際學校,余偉豪因為窮買不起新鞋子,無法參加學校組織的旅行;而Tiffany已經多次出國旅行,穿大牌服裝......

當窮孩子們趁着空閑時間到社區中心蹭電腦玩享受着無人看管的自由時,Tiffany正忙於學習鋼琴、舞蹈、唱歌,她年紀雖小,卻已經有了一種“樣樣精通”的架勢。

這些差距是每個國家窮富之間最直接差別,沒有“太大”可比性,造成“跨代貧窮”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窮富意識和思維問題。

紀錄片裏余偉豪的母親,沒有文化只能靠體力生活,如果她想動腦子改變生活,是難的,但可怕的是,她從來沒有想過“改變”,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隨之而來的,便是她無法帶給孩子超越她圈層的教育,因為她自己就是"我就是窮"這樣根深蒂固的思維,窮的觀念代代相傳,無法教給孩子野心。

再談另一個窮孩子黃俊修對學業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念得下去就念,念不下去就出來打工,最差最差還可以申請政府的綜援。用校長梁紀昌的話來說,一旦篤定這種想法注定是"窮死一世"。

這是筆者看過這部紀錄片後的感受,孩子的物質貧富差距一時之間可能無法改變,但是精神上的窮富差距是可以改變的;說句實話這個真的靠父母。

最可怕的,是步步清晰的、一眼望盡的未來

據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有近27.5萬貧窮兒童,較前一年增加了21000人,其中不少兒童為分擔家庭負擔,除做家務外,還需照顧患病或年幼的家人,成為“未成年家庭照顧者”。

另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顯示,超八成貧窮兒童每周照顧家庭10小時,近一成人需幫忙賣紙皮;未成年照顧者分身不暇,欠充足休息,自身學業及社交皆受嚴重影響。

基層學生Judy現年13歲的她告訴本刊記者,父親臥病在床很多年沒有工作能力,其母親因沒有“謀生的好手藝”當樓面賺的不多,因此只能“不停地”打零工維持一家五口的生活。Judy有着超乎常人的成熟,她說每天回來就第一件事就是幫一天沒下床的父親翻身,按摩,然後再打掃家務,最後才是做作業,她說這樣的日子似乎已經一眼望到了頭,或許不再讀書後,前面的兩個選項是維持不變的,只是將學習換成了工作;她向記者說“我有時好怕,又覺得沒有人生沒有期待,這些步步清晰的、一眼望盡的未來”。

希望,是希望!

香港特區政府2022年推出的“共創明Teen計劃”,旨在幫扶香港弱勢社群家庭子女開闊眼界、增強自信、建立正向人生觀,增加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擺脫跨代貧窮。

據了解,香港的扶貧主要依賴手三個“抓手”。一是恒常現金項目,包括綜合援助、針對老人的長者津貼、對在職低收入者的在職津貼、對貧窮家庭兒童的教育津貼等;二是非恒常現金項目,政府根據每年不同情況的福利現金發放;三是非現金福利項目,包括公屋分配和學費減免等。每年恒常現金項目的增幅不會很大,公屋資源的稀缺決定了其受惠面不會驟然擴大,因此,扶貧效果主要取決於非恒常現金項目的增加。

2020年,香港向18歲以上永久居民及低收入新移民每人發放1萬港元現金補貼,僅此一項就促使26.67萬人跨越貧窮線。

2021年,香港政府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身兼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主管的運房局副局長蘇偉文表示,政府初步傾向租用整幢賓館或酒店,方便非政府機構管理。而業界初步對計劃反應正面。政府在選擇租用酒店和賓館時不會一刀切,將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樓房質素及位置,劃分成不同等級。

他引述有業界反映位於沙頭角或旺角的處所應該有不同的處理,他表示理解,又稱由於賓館及酒店房間相對細,主要適合一至二人入住。

蘇偉文期望,該計劃本月通過關愛基金批核,再向扶貧委員會申請撥款後進行,希望在上半年對外交代成果。

港府一直未停止扶貧的腳步,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獲,香港終有一天會實現全面脫貧,人人一起,共創明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