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高才通人力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游立仁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09月16日 版次:P20
文 ▏本刊主筆 何潔霞
港府於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高才通”),至今反應熱烈獲數萬宗申請,不過部分抵港“高才”仍未找到工作,亦憂慮子女升學等問題,對留港抱觀望態度。內地高才來港,自降薪水,亦會引起香港部份人吐槽,指內地高才將不好的風氣帶來香港職場,或有人會批評內地高才來港與香港人搶飯碗,內地高才則因要成為永居,在香港工作,語言溝通、文化差異、職場競爭,導致不經意地“卷”了,如何化解有關問題,讓他們能真正在港落地生根呢?
記者特別走訪香港高才通人力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游立仁。他說,現時的“高才通”計畫已經很好,但可以更好,建議當局優化制訂“高才通2.0”,聚焦“十四五”規劃下香港重點發展“八大中心”欠缺的人才,其中“重災區”科創行業便欠逾3萬人,並在世界百強大學外,開放予個別學科出色的內地及海外院校畢業生,同時加緊監察高才工作情況及提供支援,盼留住人才,令政策走得更遠。
政府應對症下藥作出支援
游立仁是註冊結構工程師(RSE)及註冊地理工程師(RGE),他對香港地基、深層挖掘及上層建築方面有全面研究、設計及工程監督的豐富經驗,專為高難度的地理環境提供嶄新的工程方案。
身為專業人士的他指出,特區政府於2022年底實施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這必能為不同行業補充各類人才需求。然而,要吸引這批高才長期居港以至落地生根,當局就必須開展一系列對症下藥的配套及支援,協助他們適應全新的生活環境,並順利融入社會,方能為推動本地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他認為,香港積極推展各類“搶人才”計劃是好事,高才通計劃是一大里程碑,標誌著特區政府改變吸納內地以至全球人才的方式,從過往的由專責委員會或市場主導的“揀選制”,轉為設有清晰標示申請資格的“門檻制”。
他強調,這是將數字紅利轉化為稅單紅利。“此舉更能發揮本地公務員的高效性,人才可以最快數小時、最遲數個月便獲批來港,帶來理想的數字效果。”
“高才通計劃在短短時間內已收到數萬宗申請,並批出逾四萬多人來港,當中約七成六已在港辦理身分證明檔,代表接受有關計劃審批的兩年簽證。”他補充,高才通計劃還有另一個亮麗的數字,就是獲審批個案帶來差不多超過一比一的受養人,十八歲以下佔比約有三萬人。近年香港面對出生率及學生人數持續下跌的趨勢,若這批高端人才帶同家庭留港就業或創業,有助解決學校收生不足等社會問題。
他指出,特區政府在“搶人才”方面取得“開門紅”,下一階段當局應致力探討如何將從高才通計劃所得的數字紅利,轉化為稅單紅利,以至學額紅利。“隨著這批人才有高比例選擇來港工作或創業,並為香港帶來稅基的補充;同時,因應他們安排家人來港居住,伴隨有入學、租屋以至置業的需要,對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大有幫助。
高才來港有七大難題
記者問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來港有何法門,他認為高才決心來港長期定居及發展事業必須要下很大的決心,但目前高才來港最常遇到七大難題,包括:(1)釐清兩年後申請續簽的標準;(2)子女教育諮詢需求殷切;(3)未能攜同資金來港窒礙創業;(4)香港可吸收的技能需求狹窄;(5)醫療及住屋等生活問題;(6)文化差異;(7)對本地法律法規的認知度不足等。他認為,當局必須及早解決,方能協助他們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並有信心為家人在香港籌劃更好的未來。
他表示,香港具備“一國兩制”優勢,亦背靠祖國這個全球產出人才紅利最多的龐大市場,對吸引內地精英來說具有天然優勢,惟鄰近地區如新加坡對高端人才亦不無吸引力。舉例說,新加坡一向被視為連接東盟市場的橋樑,而其先進製造業等泛工業方面的發展機遇大於香港,對人才來說都是吸引力所在。因此,他強調,特區政府在吸引知名企業來港,以長遠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之餘,亦必須加強支援更多高端人才抵港後,可盡快找到適切的工作崗位,而非被迫減薪或放下身段,從事非自身專長的工作,最終或感意興闌珊。
提供創業支援 擴闊產業生態
他繼續指出,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及香港教聯會於較早前,就攜子女來港的人才家庭狀况舉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來港人才以從事金融業最多、佔22%,惟另有約22%受訪者表示暫時未有工作;約62%受訪者的18歲以下子女在香港就學,大部分入讀本地政府資助的中小學。他建議政府了解未就業人才的情况,考慮如何協助他們與所屬行業的企業對接,亦要持續關注來港人才家庭學童的情况,包括他們在學業及情緒支援。
他又指出,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上一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為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徵”,優化前年為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印花稅的安排,料對高端人才來港定居帶來正面作用。
另一方面,創業支援亦是高才通計劃能否“長做長有”的關鍵所在,他表示,早前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的調研顯示,約有四分一的高才有意在港創業,若可進一步解決資金未能帶來香港、公司開戶及強積金等難題,將有助更多高才成功創業,並為香港營造更豐富的產業生態,不僅為高才以至港人提供更多就業選擇,亦有利會計、法律等本地專業服務業的長遠發展。
他表示,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成立很短的時間,現已吸納逾萬名來港高才成為會員。該會為協助會員及其家庭成員盡快融入香港的生活,增進他們對子女就學、提高防騙、廉政意識的瞭解,積極聯繫本港的辦學團體、廉政公署教育主任及警方代表等,為會員舉辦相關講座。他並特別感謝特區政府的支持,期望未來可與當局、工商界及民間團體攜手合作,為來港高才提供更多元的支援服務。
記者問游先生,該會未來發展,他透露,會多辧活動,讓高才及港人分享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促進就業,冀聯同社會各界,協助高才在港發展,成就香港,為香港發熱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