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4年08月05日 版次:P36
01 沒有香港身份證、不是永居,可以在香港買樓置業嗎?
無論是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內地人均可在香港買房。
02 如今以內地人身份來港買樓要繳哪些稅,要比香港人交的多嗎?
從2024年2月28日起,內地人在香港購買住宅,無論是否持有香港身份證或是香港永久居民,只需支付最高4.25%的新從價印花稅的第二標準稅率,這是撤辣後,在港買房需要繳納的唯一稅種。而不再需要支付合共15%的新住宅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如今,內地買樓客與香港永久居民的所交稅項相同。
03 “先免後徵”政策究竟怎麼回事?
在新措施實施前,以非永居身份的新來港人才來港買樓時需先支付30%的額外稅款,即15%的買家印花稅和15%的新住宅印花稅,居港滿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退。還對於一個價值1,000萬元的物業,這兩筆稅款合計高達300萬元。在2023年施政報告發布後,這些額外稅款稅率減半,同時徵收方式改為先免後征,即在購置房產時先不用繳納上述兩稅鍾,只有在7年後未能成功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後才需要補繳。
如今全面撤辣後,已經直接取消了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非永久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同樣價值1,000萬元的物業,非永居只需按從價印花稅的第2 標準稅率支付印花稅,使得入市的稅項立即降至37萬 元 ,大幅減少了263萬元的負擔 。
04 在選擇香港地產代理時,有什麼特別值得註意的嗎?
截止今年六月末,香港擁有大大小小3,998家地產代理(公司)合法持牌運營。內地客在選擇地產代理公司時,需要特別留意對方是否持有效期內的運營牌照,及負責的營業員是否持有營業員牌照,具體可自行在地產代理監管局官網牌照目錄進行查詢。
05 香港買樓市場中地產代理大約按什麼方式及比例收取佣金?
通過地產代理購買一手樓盤是不設佣金的,坊間亦有“返佣”的說法,成交後,甚至返給客戶上至10%+的佣金,但一切視乎具體情況而定,並無準則。二手樓盤按慣例則是地產代理按成交價的5%收取客戶佣金。
06 如果想提升按揭比例,有什麼方法?
如果買房想借多於七成按揭,意向者可考慮購買按揭保險。按揭保險計劃由按揭保險公司擔保,為銀行提供按揭保險,令銀行可以提供高成數的按揭貸款而毋須承擔額外風險,同時業主可以用較低價的首期,借到八至九成按揭。例如樓價1000萬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在購買按揭保險後,可借高達九成按揭。
07 申請按揭保險計劃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申請按保需符合相關條件及準則,當中包括:物業必須是自住用途;不接受主要收入來自內地或海外人士的申請,除非申請人可提交證明檔顯示是受聘於本港僱主或有直系親屬(限於父母、配偶或子女)現於香港定居,則可獲豁免。只接受持有香港身份證(包括永久及非永久)居民的申請。
08 購入時是按照自住申請按揭,之後轉出租可以嗎?
自住物業和出租物業的按揭成數有別(分別為高達9成(自住)及高達7成(出租)),因此業主將自住單位放租前,應先通知承按銀行。銀行會對該單位重新估價,如該物業的按揭餘額高於現行出租物業7成按揭上限,那麼業主便需向銀行補回多出的差額,並取得銀行發出的“出租同意書”才可將物業出租。
此外,如果業主最初是通過按揭保險造高成數按揭,現打算將物業出租,這已違反按保物業須為自住的準則。業主須向承按銀行或透過轉按進行“甩按保”申請,將按揭成數下降至樓價6成或以下才可放租單位。
09 自住與出租的按揭入息要求有分別嗎?
按揭申請人需符合供款佔入息比率(DSR)之銀行審批要求。自住物業申請人的DSR上限是50%,即申請人的每月總供款不可超過入息的一半。而出租物業的DSR上限則會調整至40%,即申請人的每月總供款不可超過入息的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