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竹子外交” 能做到不一邊倒嗎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3年07月10日    版次:P37

▲6月2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越南總理范明政。(新華社圖片)

文 ︱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香港資深傳媒人

越南在派出總理范明正對北京進行為期四天訪問的同時,又讓美國里根號航母戰鬥群訪問峴港。河內稱之為“精心策劃”,並是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平衡競爭大國利益的“竹子外交”策略的體現。不過,中國與美國在南海以至第一島鏈的博弈中,握有主動權。

“經濟靠中國”,“安全倚美國”?

所謂“竹子外交”,是越共總書記阮富仲2016年提出,其關鍵詞包括“獨立、自力更生、靈活和關係多元化”的獨特外交政策,用於比喻像遍布於越南的竹子一樣,隨風搖曳而又不完全倒向一邊。於是,國際外交界皆認為,河內在中國和美國之間採取平衡政策,而且還怕人家不明白,故意將越南總理訪華與美國航母停靠峴港擺在一起。而范明正到訪北京是“經濟靠中國”,里根號停越則是“安全倚美國”,這兩個信號毫不含糊。

不過,國際軍事界認為,里根號航母戰鬥群靠岸越南,其實也達不到“以美制華”的目的。因為,里根號航母訪越前還曾在南海游弋,網傳被解放軍轟6K低空飛越該戰鬥群的防空網,以火控雷達罩住里根號,逼其九十度轉向。因此,該解放軍空軍某航空兵團大隊因為完成南海戰備巡航和“繞台飛”等多項任務,獲頒“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不過,後來也有評論指,該“描述”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事實上,解放軍轟6K有沒有以火控雷達罩住里根號,並不重要,因為美軍也非常清楚,航母戰鬥群對解放軍已構不成威脅,相反,不單止進入南海,即使在第一島鏈範圍內,也已經是是十足十的解放軍的“活靶子”。解放軍之前的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美軍已表示不可防禦,如今解放軍岸基的高超音速導彈還有東風27,艦載和空射的鷹擊21,突防能力更強。轟6K即可搭載鷹擊21,在離航母一千公里開外發射,以十倍音速撕破防禦網。重要的是,中國在神舟15返回時展現了突破“黑障”的引導技術,使到國際軍事界更加清晰解放軍高超音速導彈打擊航母,是如同吃豆腐一般簡單。

也許,越南方面也知道這一點,同時其也只是“竹子外交”,並非完全倒向美國,所以也沒有大張旗鼓宣稱里根號航母來訪,更沒有讓里根號停靠美軍夢寐以求的金蘭灣。倒是美國高調稱里根號此行是慶祝美越雙方確立“全面夥伴關係”十周年,“以示兩國不僅經貿關係密切,而且共同行動應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強勢行為”。

筆者留意到,越戰之後,美國航母共三次停靠越南港口。其中,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2018年首次訪越,停靠峴港。另一艘“希歐多爾·羅斯福”號航母2020年訪問越南,包括這次里根號訪越,都是只停靠峴港,而不是金蘭灣。

金蘭灣軍港,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軍用深水港,其分為內港和外港,內港灣深入內陸17公里,由兩個半島合抱成葫蘆形拱衛,方圓60平方公里,最重要的是,是航空母艦最好的深水港。由於其同時位於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

在日俄戰爭中,波羅的海艦隊停靠於此。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也使用此軍港。1960年代越南戰爭期間,美軍佔用金蘭灣,對其進行了全面的擴建,作為轟炸北越的基地。越戰結束後,由蘇聯租用金蘭灣25年,作為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蘇軍太平洋艦隊旗艦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以此為基地。 1992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因財政困難,不願繳交每年2億美元的租金,之後撤出金蘭灣。於是,美軍一直密謀重返金蘭灣,尤其美國在推行“重返亞太”和“印太戰略”之後,更是迫切幻想重溫駐紮金蘭灣的美夢。

“竹子外交”實則難言平衡

所以,筆者一直認為,越南是否允許美軍使用金蘭灣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必須“堅決反對”。這次,越南還算守住底線,沒讓美艦停靠金蘭灣。在里根號訪問峴港之前,越南也曾讓印度海軍艦艇在5月到訪峴港。不過,日本海上自衛隊噸位最大的軍艦,越南則讓其停靠了金蘭港的外港,這是值得密切注意。

因此,越南的“竹子外交”其實做不到平衡,中國的經濟牌可以戰勝美國的軍事牌。事實上,上面也談到,即使在軍事領域,美軍也不可能在南海以至整個印太橫行霸道,印太地區國家盼望的是穩定繁榮,而不是對峙冷戰。RCEP全面開通之後,所屬國家都因為獲得紅利而更加珍惜本地區的良好局面,而切切期望避免出現俄烏那種不幸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中越之間的貿易額早就突破2000億美元,比中俄兩大國之間還要多。越南成為中國在東盟的最大交易夥伴,而中國也是越南的最大交易夥伴和重要外資來源地,而且在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對越南經濟發展具有難以替代的貢獻,越南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去年10月,隨着阮富仲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這自然比越美之間的“全面夥伴關係”層級要高。

這次范明正就任總理後首次訪華,越南外長裴青山也強調是恰逢越中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15周年之際舉行,成果顯著,首先要增進政治互信,妥善處理和管控分歧,相信在南海的紛爭可以妥善處理。其次,雙方同意提高兩國經貿投資合作品質,促進交通互聯互通,特別是鐵路、公路、口岸基礎設施等領域互聯互通,越南高鐵等擺上議事日程。目前,中國還是越南最大的中間產品供應國,佔越南進口總額的41.5%。越南約54%的機械設備及零部件、52%的紡織皮革原輔料、40%的手機及零部件都來自中國。

故此,筆者相信,中越關係穩定發展有穩定的“壓艙石”,而穩定繁榮潮流必定壓倒霸權。

关闭